並發大心。有十二大因緣。何等十二。
註: 要開始來作粱皇寶懺的懺罪法前,應該先發起十二大心,此為殊勝因緣
一者) 願化六道,心無限齊。
(註: 願我此作禮佛懺罪,願我能發大心,願能度化六道眾生,心無停止時, 心無限量,
以齊等心等同對待一切眾生)
(註: 眾生輪迴以來,內心所埋下的怨憎愛親之心是很沉重的,特別是與己有仇之人,厭惡之人,或罪孽惡行重大之人,我們眾生會不願意度化這些眾生的,沒辦法做到等齊心. 或我們會感覺累了,疲了,倦了,到此為止吧,想悠哉當神仙去,不想理會眾生,打擾自己的清閒,故沒辦法做到無限. 於此發願,更擴大心胸,努力去做無限齊.)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二者)為報慈恩,功無限齊。
(註: 作此懺悔,乃為了報答諸佛菩薩金剛聖眾長久來對我之慈恩;
乃為了報答父母親養育慈恩;
乃為了報答師長之教育慈恩;
所作這些,從今直至證悟成佛之間,無所限量,等齊迴向之)
(註: 我拜懺,也是為了要報答父母師長之慈恩,故而佛前作懺謝.
也是要懺謝佛菩薩金剛聖眾,從無邊歲月以來,不捨離我而懺謝. 無法報答祂們
對我的慈愛恩澤,故以懺謝作報恩! 懺悔自己今日往昔以來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
貪瞋癡,從身語意之所生,今對佛前求懺悔! 願自己及一切眾生,不再貪著於色受想行識之中,早日成佛救度眾生,以此報答佛菩薩金剛對我之慈恩!!)
報答父母祖父母師長,曾經慈恩於我的人,他們生我養我育我教育我,如此慈愛恩澤,想報答他們最好的辦法,就是將他們通通度到佛國淨土去受究竟之安樂!! 故而我要來拜懺,為他們及我自己懺罪,懺悔我與他們從無始來諸惡,諸執著關係,諸恩怨情仇,願懺罪得清涼至究竟清淨地. >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三者)願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受佛禁戒,不起犯心。
(註: 願以此拜懺所生之善力,能令諸眾生,都能來領受佛之諸禁戒,受戒爾后,不起違犯之心)
(註: 因為佛所授之諸戒律,事實上是保護我們眾生,不要再繼續沉淪墮落了,依著戒律而行,是幫助我們解脫的一種良方. 讓我們藉由戒律來清淨己污穢的身語意,回復往昔本具之佛性. 一再的於身語意起諸惡因,種下不良因緣,還得承受將來不良果報. 故,眾生皆來受佛禁戒,不要再於身語意上起諸惡心行!
我們眾生從無始來,從身語意中造作諸不善,結果將來惡報臨頭時,便求佛菩薩諸天,看誰能來幫忙將那些惡果拿掉,快點除去痛苦!! 結果佛菩薩諸天聖賢眾,就頭上三條線///~~~
因為,佛的法力雖無量無邊,也無法改變眾生自造之業果. 聖賢眾並不能為眾生免去惡報,因為果報還自受! 這個輪迴界的質子因子是不滅定律的,它有個定則,就是如是因如是果,自作孽還自受. 眾生隨意造惡因,卻不願承受所造之惡果,故東找人西求人,叫別人幫忙將他的惡報拿掉!! 且又自訂一條規律,就是,凡是無法幫忙拿掉的人,便是修的不好的人!! 自己不願佛前求懺悔往昔所作諸罪孽,反而四處求神打卦問卜找通靈人問事.
故願眾生皆能來受佛禁戒求解脫輪迴界,不要再作諸惡及污穢行.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四者)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於諸尊長,不起慢心。
(註: 願以此善力,能令諸眾生,對於諸尊上位者,年長者,諸前輩,不起傲慢之心行)
(註: 此處眾生,還有一個毛病,便是心高氣傲. 對諸尊長總以慢心視之待之想之. )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五者)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在所生處,不起恚心。
(註: 以此善力,願能令諸眾,在自己所生之處,於一生中,不起瞋恚心)
(註: 幾乎多數眾生,常於己所生之處,心起恚心,嫌棄自己的家庭,父母,親眷,手足,
生活狀況,際遇,因為羨慕他人,故瞋恚自己所生之處.
所生之處,一切皆是因緣. 應於己緣中,積聚功德善心.
一生從出生,到死亡的無量因緣中;
身為人父母的亦是如此,生下的兒女,亦是因緣!
在無量因緣中積聚功德善心!
而不是逃避,或切斷關係,或躲的遠遠的,或嫌棄,或厭惡,或起瞋惡心,
心想他處更美好,別處更加好.......
就是在自己在哪兒出生,就從那裡解決起...
會結在一起為親眷,自然有業緣,不論是怨憎,不論是愛親,就從這裡解決起.
那個解決,就是: 從當中積聚功德善心! )
每一生每一世皆是如此,故言: 從無量因緣中. )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六者)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於他身色,不起嫉心。
(註: 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,對於他人的色身,不要起嫉妒心! )
(註: 看見他人長的美好,比自己長的美好,便會起嫉心!
不願與他講話,不願與他友好,不願與他為善,不願予他好處,不願與他同事...
要知道,理相美,從積聚無量功德來. 色相美,從借花獻佛來.
過去我們自己不願積聚功德善心,故今生長的不好看,該怪誰呢?
結果,此生又繼續嫉他. 甚至因為嫉他,而生起加害他之心,醜化他,講他壞話,
找他的小缺失加以渲染,故意扭曲他,毀謗他,不願承認他,離化他,孤立他,甚至
殺他傷他都有可能. 見他有壞事臨身時便高興的叫好,見他好事臨身便心起
惡念妒意. 這一切的一切,都起因於自己的 [貪慢心].
此生又從身語意再造惡..來生再生的更醜,更醜又更嫉他,如此循環,終無了期.
這是我們眾生最易起的嫉心,故願以此善力,大家皆不要再起嫉心了! )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七者)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於內外法,不起慳心。
(註: 願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,對於內法外法,都不要起慳吝之心!
(註: 我們這裡的眾生還有一種毛病,就是不信及慳吝心很重!
對身外物,內在法,會起慳心. 怕他人得到,怕他人擁有,怕他人超勝過自己,
怕自己吃虧,怕外在輸別人,怕心智不如別人,怕別人比自己強比自己好.
世俗生活社會上的人大多有此慳心. 他人問我們事情,就起慳心故意不願告
訴他! 內外法一切皆是虛妄,願令眾生都勿要再起慳吝心了!
<註: 有一些情形是例外,例如:佛有規定,有些秘法不得隨意講,原因是,被心性不好的人取得時,會擾亂法界,恐損壞他人,惹出事端來! 或是貶損輕賤傲慢於法.
因為一切都有因緣.誰該得到何法,佛菩薩自有主張!總之,要善加增上'緣'
那個稱為福德善根及因緣. 要創造善因緣! >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八者)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凡所修福,不為自身。悉為一切無覆護者。
(註: 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,凡所修的福,都不是為了自身而已,希望都能是為了
一切無覆護的眾生而作的 )
(註: 這裡就講到比較內心的事,多數人修福的動機,都是為了自己而已.
頂多為了家眷親朋好友. 上面講,希望不是只為自身,而能為了一切無遮覆
眾生,無受保護眾生而來作福修福! 像: 看見貓被關起來,要被殺,牠們就是
無覆護者. 一切要被殺的眾生亦是如此,根本沒有政府來保護牠們,牠們
沒有權力一樣! 人類要殺要剮都由人類作主一樣. 人類跑到非洲看見大象
就殺了牠,拔牠的牙. 或慘無人道的關熊,取膽切手掌,愛怎樣就怎樣!
動物能力比人類弱時,便被人弱肉強食. 靈界也是一樣,弱的被強的吃了.
弱者被強者欺負奴役! 無覆護的眾生那麼的多,願眾生在有能力幫助其他
弱小的眾生時,都能發心幫他們一把,時時有這樣的心念,如此慈愍心,到了
法界中還是如此,當了菩薩了還是如此,所以,這樣的人,終究很快的成佛了!
願我們眾生,看見這些事想要去修福作善時,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,動機不是為了自己要得到長壽,或得到功德等,而是很單純的,真正只為了救他眾生而已! )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九者)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不為自身,行四攝法。
(註: 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,不是為了自身,而來行四攝法.
布施,對他眾生好,並不是因為自己想得到好處,而是真正想幫助他!
愛語,講好話,不是因為想諂媚,想得到好處,而是發自內心的讚美他人!
是真正講些能夠對他人有好處的話. 講出來的話,他人能獲得好處,
而我們的內心,是真正希望他人能夠因此獲得美善!
利他-利益他人,將好處給他眾生,並不是有目的和企圖的. 是真心的希望 他人好!
同事-與他人友善做朋友,有著共同的事情,談論共同的話題...等,這些,不是為了
自己想擴張人脈而已,或利用這些關係來獲得好處. 是很單純的,真正想與他眾
生為友為伴,真心希望他人好的!
問問我們自己,上述四種心行,做的到嗎?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十者)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見有孤獨幽繫疾病起救濟心。令得安樂。
(註: 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,在看見孤獨人,或被幽禁繫縛的眾生,或生病的眾生,
都能起救濟之心,令他們得到安樂!
希望眾生停止~[只管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]這種心行!!見到苦難眾生能及時伸出援手,拉他一把,就算講一句話對他有幫助的,也能為苦眾生發聲一下.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十一者)以此善力。若有眾生。應折伏者,而折伏之。應攝受者,而攝受之。
(註: 以此善力,能讓那些,應該被折伏的惡類,就折伏他(牠)(祂);
應該要攝受的善類便攝受他們. >>>>>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十二者)以此善力。令諸眾生,在所生處,恆自憶念,發菩提心。令菩提心,相續不斷。仰願幽顯,凡聖大眾。同加覆護,同加攝受。令(某甲)等,所悔清淨,所願成就。等諸佛心,同諸佛願。六道四生,皆悉隨從,滿菩提願。
(註: 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,在所生處,經常能自己回想起時時要發起菩提心,且令菩提心相續不間斷. 仰願靈界眾,人間人,凡人聖賢眾,有能力的大眾,皆能同加遮覆保護,令諸眾生在所生處,都能恆常不要忘失,能憶念起要發菩提心啊!!!
這個仰願,帶著一種抬頭向上望的樣子,合掌著,祈禱著上界佛菩薩金剛有能力人的悲愍.
(心想及講出來)以我此善願力,以及聖眾覆護攝受力,令我及一切等虛空眾生,將所懺所悔獲得清淨,所願所禱皆感得成就,皆等同諸佛心一樣,皆等同諸佛願力一樣,所有六道濕卵胎化一切眾生,皆悉如此終究圓滿菩提願心!
<出自:粱皇寶懺> 小龍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