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文引用自網路:
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8012508810


 


法報化 體相用


法身如虛空


報身如雲彩


化身如雨滴


三身一體


心佛眾生無差別具有!


 


在大乘佛教裡,將佛身分為三種。據《十地經論》等所說,三身為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。略解三身如下:


 


  一、法身:又作法性身、自性身。指佛陀證悟的法性。佛以法性為體,故名法身。


 


經云:「斷一分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」指的是佛陀自證的境界,是涅槃三德之一,阿羅漢和菩薩雖然也能證得法身,但是不夠圓滿,


 


如《華嚴經》云:「如來法身與菩薩法身,其體雖無別,於功德威力則異也。」


 


  佛陀的法身即是諸法的自性。佛陀說:「見緣起即見法,見法即見佛。」


 


若能從緣起法中通達諸法的空性,即能見到佛陀的真身。當初釋迦牟尼佛自忉利天為母說法畢,返回人間,第一個迎見佛陀的弟子須菩提,即是在觀諸法性空之中見到佛陀的法身。


 


  《華嚴經》云:「法性本空寂,無取亦無見,性空即佛境,不可得思量。」法身是離語言、文字、思量的境界;法身無為無作、無形無相、無去無來、無始無終。


 


法身如同虛空,橫遍十方,充塞法界,所謂「鬱鬱黃花無非般若,青青翠竹皆是妙諦。」


 


在覺悟的聖者眼中,宇宙萬象無一不是佛陀的真身,法界全體無處不是諸法的自性。佛陀應現世間,即因法身能隨處顯現相用,故能教化三千國土。




  二、報身:

又作受用身、第二身。報身是佛陀從久遠以來,以法身為因,修習六度萬行,積集無量福德智慧所獲得的佛果色身。佛陀的圓滿報身具足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這是經過九十一大劫修行所成。


 


根據《百福莊嚴經》說,每修一百劫,始得莊嚴一相,故經云: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。」


 


又〈讚佛偈〉言:「阿彌陀佛身金色,相好光明無等倫,白毫宛轉五須彌,紺目澄清四大海。」即是報身佛的莊嚴相貌。




  三、應身:又作應化身、應化法身。佛陀為救渡苦難眾生,應眾生根機,以大悲願心,隨處隨類權巧化現的種種身相。

 


如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〉中提到,觀世音菩薩為了救渡眾生,方便化現三十三身,時而顯現佛身,時而顯現凡夫身,時而顯現龍天護法身,


所謂「應以何身得度者,即現何身而為說法」的普門應化示現之身。





「身」有聚集義,乃聚集「法」而成「身」,故「法身」是理法的聚集,


「報身」是智法的聚集,


「應身」是功德法的聚集。


 


《華嚴經隨疏演義鈔》


將法身、報身、應身三者關係喻為虛空、日光、日影。


法身為其體性,常住不壞,遍滿虛空,譬如虛空,無有障礙;


報身的智慧由法身的體性而生,能照明一切煩惱癡闇,故以日光為喻;


應身具有變化作用,應機而生,如同日影,不擇高下,隨處映現。




  《金光明經》所說的三身為:法身、應身、化身。

 


隋慧遠的《觀無量壽經義疏》依《金光明經》言:


「佛具三身:一者、真身,謂法與報;


二者、應身,八相現成;


三者、化身,隨機現起。」





此外,《解深密經》分三身為:法身、解脫身、化身;


《宗鏡錄》稱自性身、受用身、變化身為三佛身,此即法身、報身、化身




  「四身」,也有多種說法:

《佛地經論》將受用身分為自受用身、他受用身,而成為自性身、自受用身、


他受用身、變化身等四身;


 


《大乘義章》的四身為: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、化身;


 


《大乘入楞伽經》有法、報、化、變化等四身;


 


《金剛頂分別聖位經》有自性身、受用身、變化身、等流身等四種。





  總合上述所說,佛陀真正的樣子是清淨無為的法身,具足一切功德智慧,


永離眾患,畢竟安樂,十力具足,妙用無窮,萬古不變,歷劫常存,福智圓


滿,萬德莊嚴。


佛陀雖然自證圓滿法性,然而法身無相,不能為眾生所見,


因此,佛陀為了慈悲化益眾生,示現報身與應身。



 


《大智度論》說:


「法身畢竟體,非彼相好身,不離於法身,此二非不異。」


 


《密跡經》亦云:佛陀聖身雖然分有法身、報身、應身,可是三身是一而不二的。


 


因為報身、應身是從法身理體所現起,離了法身,也就沒有報身和應身;


法身,就是佛陀的真身。......  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龍女(妙音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